The Road goes ever on and on,
down from the door where it began.
And I must follow, if I can,
pursuing it with eager feet,
until it joins some larger way.
'Once the
Guv'nor [Edwardes] realised that the “Widow” was a success, he ordered a new
set of clothes for me from Lucile. Everything she made was a work of art. After
that I couldn't go to anyone else. But I never understood why that black hat I
wore in the last act was such a sensation. It arrived from Paris a few days
before we opened. It had a few black wisps of paradise on it; it wasn't
particularly large, but it created a craze for huge hats. It became the Merry
Widow hat.' (From Miss Lily Elsie)
Lily Elsie 《風流寡婦》倫敦公演 1907,第三幕
Lily Elsie 《風流寡婦》倫敦公演 1907,第三幕 (Lucile 設計)
Lily Elsie 與Lucile合作引領愛德華時期的英國服裝流行風潮。
設計出這頂魔法帽子的Lucile的評論:
"...The triumph of The Merry Widow was also a personal triumph for me, for of all the plays I dressed, and there were many, it was my favourite. 'The Merry Widow Hat,' which I designed for Lily Elsie. brought in a fashion which carried the name of 'Lucile.' its creator, all over Europe and the States. Every woman who wanted to be in the swim, had to have a 'Merry Widow Hat', and we made thousands of pounds through the craze, which lasted longer than most fashion crazes, for the charm of the play kept it alive..."
"...From that day I designed all her [Elsie's] clothes both for the stage and in private life and some of my most successful models were created for her, for once she had 'found herself' she wore them so charmingly that every woman who saw them wanted to have them copied..." (From Miss Lily Elsie)
並非所有人都能欣賞這種帽子的特色,美國雜誌Punch就曾針對「風流寡婦帽」做出許多尖酸辛辣的諷刺,嘲諷那些戴帽子的女性行動不便、無法進入房子,還會戳到一旁的男伴,她們身邊的男性總得小心翼翼,以免被這些巨大的帽子擊中。Coco Chanel則對這種設計嗤之以鼻,稱它們為鳥巢,也從未做過類似的設計。美國插畫家 Al Hirschfeld在1964年所畫的諷刺畫就非常生動地嘲諷了這種誇張設計的帽子。(見下圖一)
《風流寡婦》英文版由Basil Hood改編,Adrian Ross寫詞,兩年後在倫敦首演,即在英語系國家掀起一陣旋風,除了舞台劇之外,也被改編為芭蕾舞與影集演出,寶塚也在二戰前後各演出過一次。由於內容詼諧逗趣,因此成為維也納年底演出的熱門作品,其中的「Lippen schweigen」(緊閉的雙唇)、「Da geh' ich zu Maxim」(我要去Maxim)都是音樂會中常見的曲目。
正當大歌劇(grand opera)在歐洲發展成熟之際,輕歌劇則出現在19世紀的法國,隨後傳至其他歐美國家,在各國發展出不同的風格與特色,並各自出現代表作家與作品。一般認為奧芬巴哈(1819-1880)為第一位創作輕歌劇的作曲家。1855年,奧芬巴哈在巴黎成立一座小歌劇院,名為The
Bouffes-Parisiens,一開始他在歌劇院中上演小型的輕歌劇與Opéra
bouffe(指法國輕歌劇)。之後則上演劇情、結構更加完整的輕歌劇如《Orpheus
in the Underworld》 (1858) 和《 La Vie Parisienne》 (1866)。奧芬巴哈的代表作品為《美麗的海倫》、《佩里紹萊》,他的創作風格對後來的Johann Strauss Jr.(奧地利)和Arthur Sullivan(英)影響深遠。
輕歌劇傳到維也納之後,以當時被稱為「小巴黎」的維也納為中心開始發展,當地出現許多輕歌劇的作曲家,先有Franz von Suppe以《美麗的加拉提亞》(Die schöne Galathée)、《輕騎兵》拉開序幕,再由小約翰史特勞斯(1825-1899)將其發揚光大。他將自己拿手的維也納圓舞曲與輕歌劇結合,成為維也納輕歌劇的特色之一。小約翰史特勞斯的第一部輕歌劇作品為 《Indigo und die vierzig Räuber》(1871),但是評價卻不如預期。在他的第一任妻子Henrietta Treffz不斷鼓勵與催促之下,小約翰史特勞斯才繼續嘗試創作輕歌劇,一直到他的第三部輕歌劇作品『蝙蝠』問世之後,才奠定他在輕歌劇創作的地位。小約翰史特勞斯一生共寫了16部輕歌劇與一部歌劇,雖然後來的輕歌劇都在首映時廣受歡迎,但是卻都不如『蝙蝠』來的雋永深刻。『蝙蝠』的唱本(libretto)改編自奧芬巴哈的劇作家Henri Meilhac與Ludovic Halévy, 所寫的喜劇,但是後來的劇作家卻不如以往,因此無法為小約翰史特勞斯提供更好的唱本。即使如此,小約翰史特勞斯所寫的輕歌劇、波卡舞曲、進行曲都富有濃厚的奧地利風格,後人將他視為奧地利的代表作家,他的作品也從未在奧地利戲劇院缺席。
在古典樂創作方面,被視為「圓舞曲之父」的小約翰史特勞斯是奧地利人的驕傲之一。生於匈牙利的萊哈爾在布拉格音樂學院學習,後來又擔任軍樂隊的指揮與管弦樂團的提琴手,曾創作各類型的樂曲,如交響詩、進行曲、舞曲、小提琴協奏曲等等。不過他的才能表現在包括華爾滋舞曲的輕音樂上,《Gold und Silber Waltzer》(youtube 連結)就是他寫的一首美妙華爾滋。在小約翰史特勞斯過世之後,萊哈爾繼承維也納輕歌劇的傳統,在世紀末為輕歌劇畫上一個完美的句點。
The Mikado
輕歌劇傳到英國之後,由Gilbert 和Sullivan的作品為了與德、法的輕歌劇區分,因此被稱為「喜歌劇」(comic opera)。W.S.Gilbert和Arthur Sullivan兩人各自負責劇本與音樂創作,共合作寫出14部喜歌劇,其中以 《H.M.S. Pinafore》、《 The Pirates of Penzance》 和《The Mikado》最出名。他們的作品對美國的輕歌劇(Victor Herbert)、後來形成的音樂劇與政治、文化圈影響深遠,許多劇中的台詞也成為名言流傳至今。
萊哈爾的最後一部輕歌劇《Das Land des Lächelns》在1929年演出之後,僅有Benatzky與Stolz寫的《Im weissen Rössel》(The White Horse Inn)尚可稱為輕歌劇的佳作。不過此時音樂劇已在其他國家引起風潮,《畫舫璇宮》(Show Boat)於1927年轟動美國,之後又流傳至歐洲。1928年,德國的Bertolt Brecht and Kurt Weill合作將1728年的歌謠劇《The Beggar's Opera》改編為《The Three Penny Opera》,這個版本的劇情未多作修改,但是卻譜上全新的樂曲。這兩部音樂劇打破以往輕歌劇的創作風格,以更為通俗流行的音樂搭配具有強烈社會批判意義的劇情,為現代通俗音樂劇揭開序幕。
輕歌劇雖然導致後來的音樂劇產生,但是輕歌劇並未在20世紀銷聲匿跡,反而與音樂劇互相影響,兩者間的分別也越來越模糊。美國的輕歌劇作曲家如Edward German, Lionel Mockton, and Harold Fraser-Simson多採用音樂劇的風格創作,因此出現如「傳統音樂劇」或「現代輕歌劇」之類的名詞。一直到1950年代,保守的英國音樂劇作家則試圖保留許多輕歌劇的元素。20世紀晚期,歌劇中的宣敘調(recitative)和嚴肅的歌劇風格重新被音樂劇作家重視,韋伯的 《Jesus Christ Superstar》、《Evita》、《Phantom of the Opera》將歌劇、輕歌劇、音樂劇中的元素重新融合在創作中。韋伯的音樂劇採用輕歌劇風格的音樂、嚴肅的故事內容則源自於歌劇的特色,由音樂劇演員演出,表演場地也選在比較輕鬆自在的劇場。
凪七瑠海真不愧是寶塚美少年,她在《風流寡婦》中雖然只是扮演男配角,但是亮麗的外型完全不輸給北翔,此外她在劇中也必須演唱許多高難度的歌曲,除了卡謬這個角色本身就有的歌曲「Red as the Rose」、「A Highly Respectable Wife」之外,原本由漢娜演唱的重點歌曲「The Song of Vilija」也改為由卡謬演唱,這些歌曲多是情意綿綿、音域寬廣的詠嘆調,不過小七不愧曾跨級演出伊莉莎白,在劇中的表現可圈可點,最後還成功贏得薇拉琪的芳心,讓齊塔大使傷心不已。
輕歌劇演唱版參考
Song of Vilia-- Karita Mattila 巴黎版連結
Red as the Rose in Maytime--Simon Gallaher演唱連結
"Ja, das Studium der Weiber ist schwer"/Who can tell what the hell women are?
劇中除了兩對主角的愛情故事之外,還穿插了許多陰錯陽差的混亂關係,最後男人們聚在一起抱怨著女人心海底針,這首歌就是描述男人心中的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