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12日 星期日

《風流寡婦》軼事--帽子的魔法與戰爭

《風流寡婦》創作於愛德華世代(Edwardian era/period)末期*,或許現在的觀眾難以想像,不過這部輕歌劇在當時引起一陣不小的旋風,除了劇場演出之外,還出現各種周邊產品,尤其是劇中人物漢娜(英國版為Sonia)所穿著的服飾更震撼時尚界,流行於1907-1914年的「風流寡婦帽」(The Merry Widow Hat)就是代表之一。自從Lily Elsie(1886-1962)1907年演出漢娜一角之後,這種過度寬大、曲線清晰的仕女帽便開始流行。這個誇張的打扮由當時著名的英國設計師Lady Duff-Gordon(又名Lucile)為這個角色量身打造,Lucile不只為Elsie設計戲服,也給她許多演出上的指導和訓練。Elsie在《風流寡婦》中的演出讓她一舉成名,除了她的外型清新亮麗之外,設計獨特的帽子也是引人注目的焦點之一。此後她和Lucile合作無間,許多Elsie演出的服裝都是由Lucile設計,Lucile也認為Elsie是她最優秀的模特兒之一。
*指英國國王愛德華七世在位時期(1901-1910)

有關「風流寡婦帽」,Lily Elsie是這麼說的:
'Once the Guv'nor [Edwardes] realised that the “Widow” was a success, he ordered a new set of clothes for me from Lucile. Everything she made was a work of art. After that I couldn't go to anyone else. But I never understood why that black hat I wore in the last act was such a sensation. It arrived from Paris a few days before we opened. It had a few black wisps of paradise on it; it wasn't particularly large, but it created a craze for huge hats. It became the Merry Widow hat.' (From Miss Lily Elsie)

Lily Elsie 《風流寡婦》倫敦公演 1907,第三幕

Lily Elsie 《風流寡婦》倫敦公演 1907,第三幕 (Lucile 設計)

Lily Elsie 與Lucile合作引領愛德華時期的英國服裝流行風潮。
設計出這頂魔法帽子的Lucile的評論:
"...The triumph of The Merry Widow was also a personal triumph for me, for of all the plays I dressed, and there were many, it was my favourite. 'The Merry Widow Hat,' which I designed for Lily Elsie. brought in a fashion which carried the name of 'Lucile.' its creator, all over Europe and the States. Every woman who wanted to be in the swim, had to have a 'Merry Widow Hat', and we made thousands of pounds through the craze, which lasted longer than most fashion crazes, for the charm of the play kept it alive..."
"...From that day I designed all her [Elsie's] clothes both for the stage and in private life and some of my most successful models were created for her, for once she had 'found herself' she wore them so charmingly that every woman who saw them wanted to have them copied..." (From Miss Lily Elsie)
《風流寡婦》歌本封面--Lily Elsie (From Miss Lily Elsie)
不過這種寬邊S型設計的仕女帽並非Lucile首創,早在18世紀末期The Duchess of Devonshire的肖像畫中就但戴過這樣的帽子,這幅由英國肖像畫家 Thomas Gainsborough為她繪製的油畫中,細膩而生動的呈現這位奢華嗜賭的伯爵夫人的風範。

Georgiana Cavendish, Duchess of Devonshire   (1957-1806) 
(From Wikipedia)

「風流寡婦帽」熱賣不斷,看過演出的女性紛紛詢問何處能買到這樣的帽子,不只女性崇拜Elsie,許多英國男性也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另一位英國服裝設計師Cecil Beaton終生都很迷戀Elsie,甚至在設計電影《窈窕淑女》(1964)的服裝時,就讓奧黛麗赫本戴上同樣的帽子。

My Fair Lady 首演門票,從插畫可以看出雨傘和帽子是女主角的主要服裝特色。

《窈窕淑女》奧黛麗赫本,這個服裝應該是每個影迷最熟悉的打扮。當Eliza第一次盛裝參加賽馬會的時候,許多觀眾可能都被這個誇張的打扮給嚇了一跳,不過這個帽子設計可是在19世紀末就引起一陣風潮了喔。

My Fair Lady 劇照 (from Rare Audry Hepburn)

My Fair Lady 劇照 (from Rare Audry Hepburn)
Eliza還是賣花女的時候所戴的帽子,線條簡單卻裝飾著雜亂的橘色絲線。
不知道是否為了搭配電影的服裝,奧黛麗赫本參加1964年首映的時候,還特別梳了一個誇張的髮型來代替帽子呢。
 (from Rare Audry Hepburn

Cecil Beaton除了設計My Fair Lady的服裝之外,也設計了許多造型獨特的帽子,並且都由奧黛麗赫本擔任展示的模特兒。 (from Rare Audry Hepburn

《窈窕淑女》中,伊萊莎經過魔鬼訓練之後,搖身成為一個舉止高雅的淑女,她戴著「風流寡婦帽」參加上流社會的賽馬活動一幕成為電影的代表,此後不僅電影、原聲帶都用那個服裝做封面照,連公演海報也多用這個造型做設計,而「風流寡婦帽」的曲線雖然誇張卻不失優雅,是設計師最好發揮的特色。


My Fair Lady 電影海報 (from Gold Poster)

《窈窕淑女》2010 公演海報 (from View from the Stage)

這股《風流寡婦》風潮很快的從英國傳到美國,當這部輕歌劇於1908在美國紐約的New Amsterdam Theatre首演時,製作人提出一個異想天開的主意,他建議送給每個到劇院觀賞的女性觀眾一頂和女主角一樣的帽子。不過這個看似不錯的想法很快就變成一場惡夢,因為來訪的觀眾太多,劇場準備的帽子不夠,而每個女孩都想獲得這個夢寐以求的帽子,女性觀眾爭相擁入劇院的衣帽間,次日的報紙將這個狀況形容為一場「奪帽大戰」。

並非所有人都能欣賞這種帽子的特色,美國雜誌Punch就曾針對「風流寡婦帽」做出許多尖酸辛辣的諷刺,嘲諷那些戴帽子的女性行動不便、無法進入房子,還會戳到一旁的男伴,她們身邊的男性總得小心翼翼,以免被這些巨大的帽子擊中。Coco Chanel則對這種設計嗤之以鼻,稱它們為鳥巢,也從未做過類似的設計。美國插畫家 Al Hirschfeld在1964年所畫的諷刺畫就非常生動地嘲諷了這種誇張設計的帽子。(見下圖一)

From Al Hirschfeld foundation



19世紀英國的流行雜誌Punch中也揭露許多頭戴「風流寡婦帽」的仕女鬧出的笑話,如無法上車、進入房間、需要兩個人幫忙戴上帽子等等。
From The Merry Widow
Punch magazine, 1908 (From Gabrielle Ray)

《風流寡婦》諷刺卡 (From The Merry Widow Hat)

《風流寡婦》諷刺卡(From The Merry Widow Hat)


連劇場經理都不得不對這些戴帽子的仕女提出警告。
(From The Merry Widow Hat)

(From The Merry Widow Hat)

除了帽子之外,還出現以《風流寡婦》為名的馬甲、巧克力、扇貝、香水、美酒,以及描述相關故事的短片、卡通、明信片等周邊商品如雨後春筍般在市面上販售。《風流寡婦》在英國的流行自然也和當時的社會背景相關。和當時還沉迷於哈布斯王朝榮耀、著重於上流社會的精緻品味的維也納人不同,維也納人認為《風流寡婦》繼承並發揚奧地利的音樂傳統,但是對英國人來說,萊哈爾在劇中呈現一個「失落的世界」。英國版《風流寡婦》將丹尼洛伯爵的身分改為王子,更增添故事的浪漫童話色彩。法國大革命之後,以法國為中心開始,歐陸國家的封建體制開始動搖,貴族階級與地位也受到極大的影響。愛德華時期承接維多利亞時期的偉大成就,工業、經濟呈現穩定發展,中下階層的人民與女性權力也開始受到重視。愛德華國王與避世的維多利亞女王不同,喜愛四處旅遊、運動,在母親掌權時,他無法接觸權力核心,因此他把重心轉向時尚、藝術,並成為歐陸流行風潮的焦點,可惜維多莉也女王對兒子這個花花公子驕奢淫逸的形象不甚滿意,因此他們的母子關係並不融洽。由於中產階級在維多利亞時期開始興起,加上愛德華七世使得流行時尚受到社會重視,因此時尚業在這段時期開始蓬勃發展。這股潮流與《風流寡婦》所引發的風潮結合,人們期望藉由這些商品與特殊的服飾一瞥王室生活的秘密,甚至希望藉此滿足對於貴族生活的想像。

《風流寡婦》1907年倫敦首映海報

一戰之後,美國人開始重視實用主義與經濟發展,這種設計繁複誇張的打扮才逐漸消失。好萊鎢片商曾三次翻拍這部輕歌劇,但是帽子的設計被極度簡化,只剩下纖長的羽毛取代帽子的線條作為裝飾。

1925年 美國版《風流寡婦》--Mae Murry 
(From The Merry Widow Hat)
1925年 《風流寡婦》--Mae Murray、John Gilbert主演
(From Wikipedia)
1925年 《風流寡婦》(Frtom The Merry Widow)
1934年 《風流寡婦》--Jeanette MacDonald、Maurice Chevalier主演

1934年 《風流寡婦》--Jeanette MacDonald、Maurice Chevalier

1952年 《風流寡婦》--Lana Turner、Fernando Lamas。Turner的頭飾羽毛被批評為「像被除草機輾過一般」。(From The Merry Widow Hat)
1937年,美國性感明星Mae West在她的最後一部電影《Everyday's a Holiday》中戴上經過修改與簡化的「風流寡婦帽」,但是她的氣質與外型都無法與之前的演員相比。

From "Every Day's Holiday IMDB"

Mae West《Everyday's a Holiday》1937
(From Fashion in Film)

Mae West--《Ev'ry Body Shimmes Now》
(From Wikipedia)
Mae West 《Belle of the Nineties》1934

Barbara Streisand 《Hello, Dolly》1969年
(From The Merry Widow Hat)

雖然「風流寡婦帽」在現代社會已不再流行,但是許多皇室貴族出門時依舊會戴上優雅的仕女帽作為裝飾之一。或許這頂s型的大帽子不僅象徵《風流寡婦》的流行,也代表女孩們心中渴求愛情的浪漫幻想。

最後就以寶塚劇團在2013年公演時,女主角咲妃みゆ的造型畫下句點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