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10日 星期日

從Trouser Role看《蝙蝠》的歷史背景

《蝙蝠》於187445日在維也納首映之後立刻引發維也納樂迷的迴響,許多歌曲都被觀眾視為「熱門樂曲」,其中Orlofsky王子演唱的「chacun à son goût(意為:「青菜蘿蔔各有所好」)的旋律輕快好記,聽過的觀眾很容易能朗朗上口。

有趣的是在《蝙蝠》中,小約翰史特勞斯特別將這個角色設定為「trouser role(又稱為「en travesti),指歌劇中由女性從頭到尾反串的男性角色。「trouser role」在現代經常和「breeches role」或「Hosenrolle」、「pants role」混淆,但是「trouser role」原本是指歌劇中的女性反串男性角色,和流行於英國復僻時期的「breeches role」在發展背景與角色設定的意涵上有很大的差別。

歌劇發展至19世紀時,歐洲經過科學革命與工業革命的洗禮之後,從巴洛克時期開始稱霸歐洲歌劇的閹伶逐漸失去觀眾的寵愛而步下舞台。取而代之飾演男主角的是男高音,而其他充滿陰性魅力的角色則在歌劇中找到其他發揮的地方,這就是「trouser role」。一般來說,「trouser role」多半是侍童、隨從、熱戀中的年輕男子這類比較不重要的角色,如《浮士德》中的Sibel是個為愛情煩惱所困的年輕人,《玫瑰騎士》中的Octavian是元帥夫人的年輕情人,《霍夫曼的故事》中的Nicklausse則是謬思女神的化身。理查史特勞斯也是經常在歌劇中使用「trouser role」的音樂家。綜觀「trouser role」在歌劇史上的角色,可以發現小約翰史特勞斯在《蝙蝠》中把Orlofsky王子設定為「trouser role」是個非常獨特的決定,因為Orlofsky王子身為一個富有的俄羅斯貴族,應該是充滿陽剛威武的性格,和之提到的小情人或侍從有天壤之別的差距,因此小約翰史特勞斯的用意也讓我感到十分好奇。

 Orlofsky王子被設定為「trouser role」的原因其實和《蝙蝠》創作的時代背景與社會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Franz Josef(sissi的老公)1848年登基,在母親嚴格的教養之下,他立志要恢復哈布斯王朝的榮譽,將奧匈帝國建立成一個能與英、美一較高下的繁榮帝國。因此他在國內興建鐵路,並提倡工業發展。除此之外,他下令拆除維也納城中的許多老舊房舍,並且蓋了許多能夠展現帝國雄偉氣勢的新建築,如維也納歌劇院和環城大道(Ringstrasse)。奧地利經過1848革命之後,在Franz的統治之下開始一段經濟繁榮的時光,許多中產階級開始投入金錢成立公司,並一夕致富。這些富有的奧地利中產階級開始沉迷於奢靡享樂的夜生活,這種禁止女性參加的夜間活動包括賭博、飲酒、嗑藥或性交易,在當時被稱為「demi-monde」。香檳也在當時從法國引進奧地利,但是因為價格昂貴,被視為貴族或上層階級才能享用的飲料,也是一種階級象徵。由理查史特勞斯和約瑟夫蘭納茲共同創立的華爾滋興起之後,維也納的貴族或中產階級(冠上買來的貴族頭銜)總是在夜晚穿著華服在舞池中跳著華爾滋、一邊喝著香檳消磨時間。Franz為了炫耀奧地利在他統治之下展現的繁榮氣象,因此在1873繼英國(1851)與法國(1867)之後辦了類似萬國博覽會的International Exhibition。不過就在萬國博覽會開幕後第八天,五月九日(黑色星期五)發生全球第一次的經濟大蕭條(Panic of 1873),奧地利自然也沒有逃過這股波及美國與歐洲的金融風暴。維也納的股市大跌,許多人的財產在一夕之間化為烏有。

1873年發生的經濟大蕭條重創奧地利的國力與經濟發展,當時的奧地利雖然表面上依舊保持著雄偉帝國的榮耀,但是事實上在民族主義與外敵環繞的情況之下已經遙遙欲墜,歷史學家用「繁華落盡的黃金時代」或「世紀末」(fin de siecle)來描述這個時代。隨著Franz之子Rudolf神秘死亡,奧地利也失去一個支持自由開放的領導者。泡沫經濟的衝擊也可以被視為奧地利反對自由主義的開端,反猶太人的右派思想開始影響奧地利人,他們開始把氣出在猶太裔的股票經紀人身上。這股風氣一直延續到奧地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戰敗之後,為了恢復國家的光榮而擁抱納粹帝國的統治。不過19世紀末的奧地利人對未來即將發生的災難一無所知。他們就如《蝙蝠》中所描寫的貴族Eissenstein伯爵一樣,即使明天得去坐牢,今晚還是要到舞會中放蕩一番好好享受才行。

 雖然小約翰史特勞斯只花了43天就完成《蝙蝠》這部作品,但是《蝙蝠》從完成到搬上舞台大約花了六個月的時間,奧地利在《蝙蝠》創作(187310)完成之前不久才經過泡沫經濟的衝擊,在此時上演以過去的貴族奢華生活為主題的輕歌劇似乎不太合適,社會上充滿一股仇視貴族的情緒,將他們視為社會的寄生蟲。為了避免故事中的貴族角色引發觀眾的不滿,因此小約翰史特勞斯違反傳統,將Orlofsky王子這個角色設定為「trouser role」,一般來說「trouser role」是由mezzo soporano(女中音)飾演,女中音的音域與閹伶相近,在閹伶退出歌劇舞台之後,成為遞補這個音域的重要角色。除了金融危機引發的反封建思想之外,小約翰史特勞斯的設計也反映當時奧地利人對俄羅斯的印象。奧地利和俄羅斯長久以來一直因為領土邊界問題爭端不斷。Franz發現俄羅斯除了北邊的之外,還有意染指南邊的波蘭與加利西亞,為了避免法國與帝俄結盟,因此德國、奧匈帝國和俄羅斯在1873年十月建立三帝同盟(The League of Three Emperors)。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將Orlofsky王子描述成一個充滿陰柔特質的俄國貴族將能更容易引起觀眾的共鳴。


*歌劇中的「反串」是個很有趣的概念,從中世紀開始女性就無法在舞台或教會中演出或歌唱,因此由男性反串女性角色是非常普遍的事情。但是男性假聲歌手的音量、強度、音質、演唱方式都不夠好,因此閹伶才得以進入教會擔任高音部的演唱工作。18世紀是義大利閹伶稱霸歌劇舞台的時代,但是要記得當時的閹伶雖然是飾演男主角,但卻是用足以和女高音較量的高音與演唱技巧來表演,當時的歐洲觀眾並不在意劇中的英雄或神話人物是用女性的聲音來演唱,歌劇成為閹伶展示高超歌藝的地方。「trouser role」則正好相反,雖然是由女性來反串男性角色,但卻是以女中音的聲音來演唱,這點和後來的女性反串時刻意壓低聲音、模仿男性姿態的演出不同。

除了之前提過的角色之外,比較有名的trouser role還有:
GluckOrfeo ed Euridice(奧菲歐與尤莉蒂絲)中的Orfeo  youtube連結  (Brigitte Fassbaender飾演)
Händel Alcina》中的Ruggiero
Humperdinck Hänsel und GretelHänsel
MozartLe nozze di Figaro》中的Cherubino

同時推薦我認為Orlofsky王子最好的表演版本,由女中音Brigitte Fassbaender飾演--chacun à son goûtyoutube 連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