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12日 星期日

《風流寡婦》軼事--帽子的魔法與戰爭

《風流寡婦》創作於愛德華世代(Edwardian era/period)末期*,或許現在的觀眾難以想像,不過這部輕歌劇在當時引起一陣不小的旋風,除了劇場演出之外,還出現各種周邊產品,尤其是劇中人物漢娜(英國版為Sonia)所穿著的服飾更震撼時尚界,流行於1907-1914年的「風流寡婦帽」(The Merry Widow Hat)就是代表之一。自從Lily Elsie(1886-1962)1907年演出漢娜一角之後,這種過度寬大、曲線清晰的仕女帽便開始流行。這個誇張的打扮由當時著名的英國設計師Lady Duff-Gordon(又名Lucile)為這個角色量身打造,Lucile不只為Elsie設計戲服,也給她許多演出上的指導和訓練。Elsie在《風流寡婦》中的演出讓她一舉成名,除了她的外型清新亮麗之外,設計獨特的帽子也是引人注目的焦點之一。此後她和Lucile合作無間,許多Elsie演出的服裝都是由Lucile設計,Lucile也認為Elsie是她最優秀的模特兒之一。
*指英國國王愛德華七世在位時期(1901-1910)

有關「風流寡婦帽」,Lily Elsie是這麼說的:
'Once the Guv'nor [Edwardes] realised that the “Widow” was a success, he ordered a new set of clothes for me from Lucile. Everything she made was a work of art. After that I couldn't go to anyone else. But I never understood why that black hat I wore in the last act was such a sensation. It arrived from Paris a few days before we opened. It had a few black wisps of paradise on it; it wasn't particularly large, but it created a craze for huge hats. It became the Merry Widow hat.' (From Miss Lily Elsie)

Lily Elsie 《風流寡婦》倫敦公演 1907,第三幕

Lily Elsie 《風流寡婦》倫敦公演 1907,第三幕 (Lucile 設計)

Lily Elsie 與Lucile合作引領愛德華時期的英國服裝流行風潮。
設計出這頂魔法帽子的Lucile的評論:
"...The triumph of The Merry Widow was also a personal triumph for me, for of all the plays I dressed, and there were many, it was my favourite. 'The Merry Widow Hat,' which I designed for Lily Elsie. brought in a fashion which carried the name of 'Lucile.' its creator, all over Europe and the States. Every woman who wanted to be in the swim, had to have a 'Merry Widow Hat', and we made thousands of pounds through the craze, which lasted longer than most fashion crazes, for the charm of the play kept it alive..."
"...From that day I designed all her [Elsie's] clothes both for the stage and in private life and some of my most successful models were created for her, for once she had 'found herself' she wore them so charmingly that every woman who saw them wanted to have them copied..." (From Miss Lily Elsie)
《風流寡婦》歌本封面--Lily Elsie (From Miss Lily Elsie)
不過這種寬邊S型設計的仕女帽並非Lucile首創,早在18世紀末期The Duchess of Devonshire的肖像畫中就但戴過這樣的帽子,這幅由英國肖像畫家 Thomas Gainsborough為她繪製的油畫中,細膩而生動的呈現這位奢華嗜賭的伯爵夫人的風範。

Georgiana Cavendish, Duchess of Devonshire   (1957-1806) 
(From Wikipedia)

「風流寡婦帽」熱賣不斷,看過演出的女性紛紛詢問何處能買到這樣的帽子,不只女性崇拜Elsie,許多英國男性也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另一位英國服裝設計師Cecil Beaton終生都很迷戀Elsie,甚至在設計電影《窈窕淑女》(1964)的服裝時,就讓奧黛麗赫本戴上同樣的帽子。

My Fair Lady 首演門票,從插畫可以看出雨傘和帽子是女主角的主要服裝特色。

《窈窕淑女》奧黛麗赫本,這個服裝應該是每個影迷最熟悉的打扮。當Eliza第一次盛裝參加賽馬會的時候,許多觀眾可能都被這個誇張的打扮給嚇了一跳,不過這個帽子設計可是在19世紀末就引起一陣風潮了喔。

My Fair Lady 劇照 (from Rare Audry Hepburn)

My Fair Lady 劇照 (from Rare Audry Hepburn)
Eliza還是賣花女的時候所戴的帽子,線條簡單卻裝飾著雜亂的橘色絲線。
不知道是否為了搭配電影的服裝,奧黛麗赫本參加1964年首映的時候,還特別梳了一個誇張的髮型來代替帽子呢。
 (from Rare Audry Hepburn

Cecil Beaton除了設計My Fair Lady的服裝之外,也設計了許多造型獨特的帽子,並且都由奧黛麗赫本擔任展示的模特兒。 (from Rare Audry Hepburn

《窈窕淑女》中,伊萊莎經過魔鬼訓練之後,搖身成為一個舉止高雅的淑女,她戴著「風流寡婦帽」參加上流社會的賽馬活動一幕成為電影的代表,此後不僅電影、原聲帶都用那個服裝做封面照,連公演海報也多用這個造型做設計,而「風流寡婦帽」的曲線雖然誇張卻不失優雅,是設計師最好發揮的特色。


My Fair Lady 電影海報 (from Gold Poster)

《窈窕淑女》2010 公演海報 (from View from the Stage)

這股《風流寡婦》風潮很快的從英國傳到美國,當這部輕歌劇於1908在美國紐約的New Amsterdam Theatre首演時,製作人提出一個異想天開的主意,他建議送給每個到劇院觀賞的女性觀眾一頂和女主角一樣的帽子。不過這個看似不錯的想法很快就變成一場惡夢,因為來訪的觀眾太多,劇場準備的帽子不夠,而每個女孩都想獲得這個夢寐以求的帽子,女性觀眾爭相擁入劇院的衣帽間,次日的報紙將這個狀況形容為一場「奪帽大戰」。

並非所有人都能欣賞這種帽子的特色,美國雜誌Punch就曾針對「風流寡婦帽」做出許多尖酸辛辣的諷刺,嘲諷那些戴帽子的女性行動不便、無法進入房子,還會戳到一旁的男伴,她們身邊的男性總得小心翼翼,以免被這些巨大的帽子擊中。Coco Chanel則對這種設計嗤之以鼻,稱它們為鳥巢,也從未做過類似的設計。美國插畫家 Al Hirschfeld在1964年所畫的諷刺畫就非常生動地嘲諷了這種誇張設計的帽子。(見下圖一)

From Al Hirschfeld foundation



19世紀英國的流行雜誌Punch中也揭露許多頭戴「風流寡婦帽」的仕女鬧出的笑話,如無法上車、進入房間、需要兩個人幫忙戴上帽子等等。
From The Merry Widow
Punch magazine, 1908 (From Gabrielle Ray)

《風流寡婦》諷刺卡 (From The Merry Widow Hat)

《風流寡婦》諷刺卡(From The Merry Widow Hat)


連劇場經理都不得不對這些戴帽子的仕女提出警告。
(From The Merry Widow Hat)

(From The Merry Widow Hat)

除了帽子之外,還出現以《風流寡婦》為名的馬甲、巧克力、扇貝、香水、美酒,以及描述相關故事的短片、卡通、明信片等周邊商品如雨後春筍般在市面上販售。《風流寡婦》在英國的流行自然也和當時的社會背景相關。和當時還沉迷於哈布斯王朝榮耀、著重於上流社會的精緻品味的維也納人不同,維也納人認為《風流寡婦》繼承並發揚奧地利的音樂傳統,但是對英國人來說,萊哈爾在劇中呈現一個「失落的世界」。英國版《風流寡婦》將丹尼洛伯爵的身分改為王子,更增添故事的浪漫童話色彩。法國大革命之後,以法國為中心開始,歐陸國家的封建體制開始動搖,貴族階級與地位也受到極大的影響。愛德華時期承接維多利亞時期的偉大成就,工業、經濟呈現穩定發展,中下階層的人民與女性權力也開始受到重視。愛德華國王與避世的維多利亞女王不同,喜愛四處旅遊、運動,在母親掌權時,他無法接觸權力核心,因此他把重心轉向時尚、藝術,並成為歐陸流行風潮的焦點,可惜維多莉也女王對兒子這個花花公子驕奢淫逸的形象不甚滿意,因此他們的母子關係並不融洽。由於中產階級在維多利亞時期開始興起,加上愛德華七世使得流行時尚受到社會重視,因此時尚業在這段時期開始蓬勃發展。這股潮流與《風流寡婦》所引發的風潮結合,人們期望藉由這些商品與特殊的服飾一瞥王室生活的秘密,甚至希望藉此滿足對於貴族生活的想像。

《風流寡婦》1907年倫敦首映海報

一戰之後,美國人開始重視實用主義與經濟發展,這種設計繁複誇張的打扮才逐漸消失。好萊鎢片商曾三次翻拍這部輕歌劇,但是帽子的設計被極度簡化,只剩下纖長的羽毛取代帽子的線條作為裝飾。

1925年 美國版《風流寡婦》--Mae Murry 
(From The Merry Widow Hat)
1925年 《風流寡婦》--Mae Murray、John Gilbert主演
(From Wikipedia)
1925年 《風流寡婦》(Frtom The Merry Widow)
1934年 《風流寡婦》--Jeanette MacDonald、Maurice Chevalier主演

1934年 《風流寡婦》--Jeanette MacDonald、Maurice Chevalier

1952年 《風流寡婦》--Lana Turner、Fernando Lamas。Turner的頭飾羽毛被批評為「像被除草機輾過一般」。(From The Merry Widow Hat)
1937年,美國性感明星Mae West在她的最後一部電影《Everyday's a Holiday》中戴上經過修改與簡化的「風流寡婦帽」,但是她的氣質與外型都無法與之前的演員相比。

From "Every Day's Holiday IMDB"

Mae West《Everyday's a Holiday》1937
(From Fashion in Film)

Mae West--《Ev'ry Body Shimmes Now》
(From Wikipedia)
Mae West 《Belle of the Nineties》1934

Barbara Streisand 《Hello, Dolly》1969年
(From The Merry Widow Hat)

雖然「風流寡婦帽」在現代社會已不再流行,但是許多皇室貴族出門時依舊會戴上優雅的仕女帽作為裝飾之一。或許這頂s型的大帽子不僅象徵《風流寡婦》的流行,也代表女孩們心中渴求愛情的浪漫幻想。

最後就以寶塚劇團在2013年公演時,女主角咲妃みゆ的造型畫下句點吧。



2015年7月11日 星期六

寶塚 月組 『風流寡婦』(The Merry Widow) 觀劇感想

《祝 北翔海莉さん、宝塚星組トップ就任》

自從去年在寶塚大劇場看了『伊莉莎白』之後,就對當時還是專科的北翔海莉留下深刻的印象。其實早在我看『Trafalgar』的時候,就很喜歡北翔的歌藝與優雅的氣質,她在『伊莉莎白』中詮釋的Franz和伊莉莎白有精彩的對手戲,兩人合唱的「夜之船」令我不禁感動落淚。北翔也是目前寶塚所剩無幾的兼具古典氣質、高超歌藝和舞藝的生徒。

寶塚在2013年為了慶祝即將來臨的百年紀念,推出一系列的慶祝表演,年底的《The Merry Widow》 雖然是在小劇場演出,但是由專科的老手北翔海莉主演,並選擇這齣由圓舞曲為主要舞曲類型、樂曲輕盈、內容逗趣的輕歌劇(operetta),實為慶祝百年紀念的演出裡,令我非常期待的劇目之一。

『風流寡婦』(Die Lustige Witwe/The Merry Widow)

     作曲:Franz Lehar
     原劇:Henri Meilhac
     劇本:Victor Leon/Leo Stein

1906年 維也納劇院首演海報

共同完成《風流寡婦》的三人--Lehar, Leon, Stein一同出現在1908年的明信片上。
《風流寡婦》劇本由Victor Leon與Leo Stein改編自Meilhac的喜劇作品《大使館隨員》,兩人完成劇本之後,卻一直苦無適當的作曲家譜曲。維也納劇院經理的秘書提議讓曾與劇團合作過的Lehar嘗試,一開始Leon對出身於奧匈帝國的Lehar並不信任,懷疑他是否能夠寫出具有法式風格的曲調。不過Lehar曾跟隨擔任軍樂隊長的父親在奧匈帝國境內四處演出,當時的奧匈帝國是一個融合東歐各民族的國家,因此萊哈爾經常有機會接觸各種風格的樂曲,並熟知中歐與東歐的民族音樂。Lehar在拿到劇本後的幾小時內就譜出一首樂曲,他的表現立刻說服兩位劇作家。1905年夏天,Lehar三人合力完成《風流寡婦》的詞曲,並於年底在維也納劇院演出。Lehar除了負責作曲之外,他年輕時的指揮經驗也使他堅持在演出時親自擔任樂團指揮。

《風流寡婦》英文版由Basil Hood改編,Adrian Ross寫詞,兩年後在倫敦首演,即在英語系國家掀起一陣旋風,除了舞台劇之外,也被改編為芭蕾舞與影集演出,寶塚也在二戰前後各演出過一次。由於內容詼諧逗趣,因此成為維也納年底演出的熱門作品,其中的「Lippen schweigen」(緊閉的雙唇)、「Da geh' ich zu Maxim」(我要去Maxim)都是音樂會中常見的曲目。

輕歌劇(Operetta)
流行於19世紀歐洲的表演類型,與傳統歌劇(grand opera)相對。輕歌劇的結構較為精簡,劇情內容與樂曲風格都比傳統歌劇輕鬆活潑,部分對白用白話形式演出,不像傳統歌劇從頭到尾皆由演唱呈現。輕歌劇的情節多取自於現實生活,諷刺意味濃厚,同時演出風格多變,包含歌唱與舞蹈、對白等,又經常結合時下的流行歌曲,因此通俗易懂,也較容易被一般大眾接受。

 Bouffes-Parisiens
正當大歌劇(grand opera)在歐洲發展成熟之際,輕歌劇則出現在19世紀的法國,隨後傳至其他歐美國家,在各國發展出不同的風格與特色,並各自出現代表作家與作品。一般認為奧芬巴哈(1819-1880)為第一位創作輕歌劇的作曲家。1855年,奧芬巴哈在巴黎成立一座小歌劇院,名為The Bouffes-Parisiens,一開始他在歌劇院中上演小型的輕歌劇與Opéra bouffe(指法國輕歌劇)。之後則上演劇情、結構更加完整的輕歌劇如《Orpheus in the Underworld》 (1858) 和《 La Vie Parisienne》 (1866)。奧芬巴哈的代表作品為《美麗的海倫》、《佩里紹萊》,他的創作風格對後來的Johann Strauss Jr.(奧地利)Arthur Sullivan(英)影響深遠。

輕歌劇並沒有特定的結構形式,但是和歌劇相較之下,歌劇多以史詩般的宏大故事或神話、傳說故事為背景,藉由音樂演奏與歌唱來引導劇情發展,對於歌手的演唱要求較高。輕歌劇則多以充滿異國風情的歐洲國家或神話式的烏托邦為背景,以浪漫的愛情故事或詼諧諷刺的劇情為主,並間接穿插幽默逗趣的對白,即使是首次欣賞的觀眾也能輕易了解劇情發展。簡而言之,輕歌劇對於歌手與觀眾的要求都比歌劇來的低,同時融合時下流行的樂曲、舞蹈形式,因此更為雅俗共賞。

輕歌劇傳到維也納之後,以當時被稱為「小巴黎」的維也納為中心開始發展,當地出現許多輕歌劇的作曲家,先有Franz von Suppe以《美麗的加拉提亞》(Die schöne Galathée)、《輕騎兵》拉開序幕,再由小約翰史特勞斯(1825-1899)將其發揚光大。他將自己拿手的維也納圓舞曲與輕歌劇結合,成為維也納輕歌劇的特色之一。小約翰史特勞斯的第一部輕歌劇作品為 《Indigo und die vierzig Räuber》(1871),但是評價卻不如預期。在他的第一任妻子Henrietta Treffz不斷鼓勵與催促之下,小約翰史特勞斯才繼續嘗試創作輕歌劇,一直到他的第三部輕歌劇作品『蝙蝠』問世之後,才奠定他在輕歌劇創作的地位。小約翰史特勞斯一生共寫了16部輕歌劇與一部歌劇,雖然後來的輕歌劇都在首映時廣受歡迎,但是卻都不如『蝙蝠』來的雋永深刻。『蝙蝠』的唱本(libretto)改編自奧芬巴哈的劇作家Henri Meilhac與Ludovic Halévy, 所寫的喜劇,但是後來的劇作家卻不如以往,因此無法為小約翰史特勞斯提供更好的唱本。即使如此,小約翰史特勞斯所寫的輕歌劇、波卡舞曲、進行曲都富有濃厚的奧地利風格,後人將他視為奧地利的代表作家,他的作品也從未在奧地利戲劇院缺席。

1905的維也納,正逢世紀末的歌舞昇平,維持六百多年的哈布斯王朝即使快要迎接帝國末日,卻在年近75的Franz Joseph的領導下,成為歐洲第二大國,首都維也納是世界最忙碌的金融、文化中心,也是聚集知識分子、藝術家、音樂家的藝文重地。實際上奧匈帝國正面臨暗潮洶湧的重重危機,Franz歷經喪妻失子之痛後,在政治上屢遭挫折,國內的族群衝突、愛國主義者與政治極端者反抗頻頻,Franz只能極力安撫這些反抗者,以勉強維持國內的安定。回想音樂劇《伊莉莎白》中所描述的咖啡廳場景,我們大約能夠想像當時的維也納人重視物質享受與精緻的藝術、音樂、繪畫等文化創作,大多數奧地利人仍舊以哈布斯堡悠久的歷史與帝國榮耀為傲,對即將到來的挫敗一無所知。輕歌劇在歐洲的盛行,正反映出這種紙醉金迷的生活型態。

美國音樂劇編劇家Alan J. Lerner在《音樂劇》一書中提到輕歌劇在一戰之後逐漸消失時如此說道:
正是因為觀眾不願再通過玫瑰色的眼鏡來觀察世界,尤其是當一場大災難(指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正降臨到美國與整個文明世界之際,政客與資本家們還在粉飾太平,這就是輕歌劇消亡的原因!輕歌劇消亡,而粗魯、直率、諷刺、不多愁善感的音樂劇便成為了音樂戲劇的主流。(摘自《歌劇經典:萊哈爾 風流寡婦》)
Lerner用「玫瑰色的眼鏡」來形容輕歌劇的歌曲形式與劇情內容,點出輕歌劇與其他音樂類型的不同。它沒有歌劇那種深刻、悲愴的悲劇之美,也不如後來的音樂劇那般包羅萬象,在內容方面毫無忌諱,生動而辛辣的諷刺各種社會現象。但是輕歌劇依舊有其動人之處,尤其是藝術性極高的《蝙蝠》、《風流寡婦》、以及奧芬巴哈的作品至今仍在各大劇院上演。

在古典樂創作方面,被視為「圓舞曲之父」的小約翰史特勞斯是奧地利人的驕傲之一。生於匈牙利的萊哈爾在布拉格音樂學院學習,後來又擔任軍樂隊的指揮與管弦樂團的提琴手,曾創作各類型的樂曲,如交響詩、進行曲、舞曲、小提琴協奏曲等等。不過他的才能表現在包括華爾滋舞曲的輕音樂上,《Gold und Silber Waltzer》(youtube 連結)就是他寫的一首美妙華爾滋。在小約翰史特勞斯過世之後,萊哈爾繼承維也納輕歌劇的傳統,在世紀末為輕歌劇畫上一個完美的句點。

The Mikado
輕歌劇傳到英國之後,由Gilbert 和Sullivan的作品為了與德、法的輕歌劇區分,因此被稱為「喜歌劇」(comic opera)。W.S.Gilbert和Arthur Sullivan兩人各自負責劇本與音樂創作,共合作寫出14部喜歌劇,其中以 《H.M.S. Pinafore》、《 The Pirates of Penzance》 和《The Mikado》最出名。他們的作品對美國的輕歌劇(Victor Herbert)、後來形成的音樂劇與政治、文化圈影響深遠,許多劇中的台詞也成為名言流傳至今。


萊哈爾的最後一部輕歌劇《Das Land des Lächelns》在1929年演出之後,僅有Benatzky與Stolz寫的《Im weissen Rössel》(The White Horse Inn)尚可稱為輕歌劇的佳作。不過此時音樂劇已在其他國家引起風潮,《畫舫璇宮》(Show Boat)於1927年轟動美國,之後又流傳至歐洲。1928年,德國的Bertolt Brecht and Kurt Weill合作將1728年的歌謠劇《The Beggar's Opera》改編為《The Three Penny Opera》,這個版本的劇情未多作修改,但是卻譜上全新的樂曲。這兩部音樂劇打破以往輕歌劇的創作風格,以更為通俗流行的音樂搭配具有強烈社會批判意義的劇情,為現代通俗音樂劇揭開序幕。

輕歌劇雖然導致後來的音樂劇產生,但是輕歌劇並未在20世紀銷聲匿跡,反而與音樂劇互相影響,兩者間的分別也越來越模糊。美國的輕歌劇作曲家如Edward German, Lionel Mockton, and Harold Fraser-Simson多採用音樂劇的風格創作,因此出現如「傳統音樂劇」或「現代輕歌劇」之類的名詞。一直到1950年代,保守的英國音樂劇作家則試圖保留許多輕歌劇的元素。20世紀晚期,歌劇中的宣敘調(recitative)和嚴肅的歌劇風格重新被音樂劇作家重視,韋伯的 《Jesus Christ Superstar》、《Evita》、《Phantom of the Opera》將歌劇、輕歌劇、音樂劇中的元素重新融合在創作中。韋伯的音樂劇採用輕歌劇風格的音樂、嚴肅的故事內容則源自於歌劇的特色,由音樂劇演員演出,表演場地也選在比較輕鬆自在的劇場。

即使輕歌劇在劇情與音樂風格上不如傳統歌劇那般嚴肅,但是音樂結構仍需與正歌劇一樣嚴謹。不同的是輕歌劇中穿插了對白,並且經常使用當時社會上流行的舞曲體裁如圓舞曲、波卡舞曲、以及當時奧匈帝國境內各民族的傳統舞曲,甚至是吉普賽舞曲也經常出現在輕歌劇中做為調劑。不過如何將這些風格迥異的舞曲巧妙的融入完整的音樂中,並與戲劇結構合為一體,就要靠音樂家與編劇的巧思。受過系統作曲法訓練的萊哈爾在這方面與小約翰史特勞斯不相上下,他在《風流寡婦》中巧妙的使用大量的華爾滋舞曲來呈現上流社會的藝術品味,然後穿插許多幽默生動、卻不流於低俗的喜劇性插曲。除此之外,劇中的重要腳色都有著優美動聽的音樂來呈現他們鮮明的特色,甚至連虛構的龐德維德林都有自己的民間舞曲。為了符合劇中背景發生於巴黎的設計,作者把歷史悠久的Maxis餐廳放進故事中,搭配的康康舞曲也很符合當時的流行。

許多演出《風流寡婦》的演員認為,這齣劇的重點在於「第二次機會」。大多數談過戀愛的人都會有這樣的想法,甚至從珍奧斯丁的《Persuasion》到九把刀的作品中都曾出現類似的主題。而《風流寡婦》就是關於一對由於階級差異而無法結合的戀人再次相遇之後,從彼此誤會、心存芥蒂到誤會冰釋,兩人放下自尊傾訴愛意,最後皆大歡喜的喜劇結局。除了漢娜與丹尼洛伯爵為主軸的故事發展之外,還穿插薇拉琪與卡謬的秘密戀情,以及扇子所引起的誤會,這種戀人彼此猜疑、誤會的情節也是從莎士比亞時期就非常受歡迎的喜劇設計。萊哈爾雖然傳承自奧芬巴哈以來的輕歌劇傳統,不過他總是避開那些過於諷刺、令人反感的劇情,著重於浪漫單純的故事內容。

《風流寡婦》從首演至今一直是各大音樂活動中不曾缺席的劇作,除了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固定會每年演出其中的樂曲之外,美國大都會歌劇院也會固定在年底上演這部作品。而寶塚在迎接百年慶祝之際,選擇演出這部創作於一百年之前的優美作品,除了以喜悅歡樂的心情迎接慶祝之外,以音樂劇形式來演出輕歌劇,實則隱含著傳承與創新的意涵。



寶塚版 演出--谷正純 ; 公演期間:2013126()1211()

主要角色

Hanna Glawari, a wealthy widow 
未亡人ハンナ/漢娜
咲妃みゆ
Count Danilo Danilovitsch,  First Secretary

of the Pontevedrin embassy and Hanna's former lover
ダニロ伯爵/丹尼羅伯爵
北翔海莉
Baron Mirko Zeta,  the Ambassador
ツェータ大使閣下/齊塔男爵
星条海斗
Valencienne,  Baron Zeta's wife


大使夫人ヴァランシエンヌ

琴音和葉
Camille, Count de Rosillon, French attaché

to the embassy, the Baroness's admirer
詩人カミーユ(卡謬)
凪七瑠海

故事大綱

第一幕
場景:龐特維朵拉國駐巴黎外交大使館的沙龍

故事發生在1905年,龐特維朵拉駐巴黎大使館中,齊塔大使正在籌劃大公的生日宴會。但是貧窮的龐特維朵拉國實際上正面臨重大的財政危機,這時齊塔大使發現一個住在巴黎的同胞過逝之後,留下大筆遺產給他的遺孀漢娜。由於這筆財產過於龐大,要是漢娜嫁給外國人的話,龐特維朵拉就會面臨破產,因此齊塔大使絞盡腦汁想把漢娜的錢留在國內。男爵靈機一動,想到漢娜曾與丹尼羅伯爵有過一段情,若是能讓他們再續前緣,就能藉此把漢娜的財產留下來,龐特維朵拉也能安然度過難關。


雖然大使心裡打著如意算盤,但是擔任書記官的丹尼羅伯爵老是沉溺於巴黎的酒吧,過著花天酒地的生活。為了順利進行他的計畫,齊塔男爵命令手下到Maxim's*去把丹尼羅帶來參加晚會。




另一方面,住在巴黎的詩人卡謬卻正為失戀所苦。卡謬愛上齊塔大使的妻子薇拉琪,並試圖對她表達情意,他在薇拉琪的扇子寫上「我對你的愛永久不變」,但是薇拉琪卻提醒他自己已為人婦,是個令人尊敬的妻子。





漢娜來到大使館,受到眾人盛大的迎接,但是漢娜深知這些花花公子只是看上她的財富。她向齊塔大使保證自己的愛國心,但是眾人依舊熱切地追求漢娜。此時丹尼羅伯爵也趕來赴宴,不過疲憊不堪的丹尼洛只想趕快到Maxim大肆享受一番。

丹尼羅與漢娜獨處時,這對冤家不免唇槍舌戰一番,原來兩人過去曾有過一段戀情,但是漢娜出身卑微,兩人的交往受到丹尼羅的伯父激烈反對,當丹尼羅回到龐特維朵拉是圖說服伯父時,漢娜卻移情別戀,和龐特維朵拉的首富結婚。



齊塔大使見到漢娜被眾多追求者包圍,心裡大為緊張,更迫切要求丹尼羅保護自己的國家。不過當宴會進行至一半,第二支舞開始前,漢娜卻選擇與丹尼羅當她的舞伴,丹尼羅先是托詞自己不會跳舞,接著又想把舞伴的位置以一萬法郎出賣給其他人,所得則捐給慈善機構。可惜其他人都被鉅額數目嚇壞了,漢娜也惱羞成怒,留下丹尼羅獨舞。



輕歌劇演唱版參考:
(我要去Mazim) Da geh' ich zu Maxim(德文): Christopher Maltman 演唱版/Thomas Weinhappel演唱版

Damenwahl德國演唱會版連結/Karita Mattila巴黎歌劇版連結

為了符合寶塚「男役至上」以及增進劇情流暢度,寶塚版針對德文歌劇版做了一些修改。其中讓人覺得比較可惜的是把「Damenwahl」這段有趣的情節刪去。在「Damenwahl」中,參加宴會的眾人為了擄獲漢娜的芳心,因此爭先恐後地想與她共舞,甚至有許多互相出賣對方的小秘密或爭風吃醋的對話,加上「風流寡婦圓舞曲」的配樂,即使只聽這一段也能體會《風流寡婦》的趣味與魅力。

寶塚版為了強調男役的身分,大幅刪除了女主角受到眾人追求的情節,將歌曲與配樂用在薇拉琪與大使入場和漢娜一登場時,不過趣味度也因此大減。
目前看過的版本中,瑞典女高音Karita Mattila1997在巴黎演出的版本品質最好,尤其是Karita不僅歌聲美妙,外型也很高貴霸氣,她所飾演的漢娜別有一番動人的氣質。

Karita Mattila 巴黎版--漢娜出場。



(高尚的妻子) A Highly Respectable Wife (英文):Simon Gallahar演唱版

If a Girl's Admiring You:Renee Fleming, Nathan Gunn演唱版
"Heia, Maedel aufgeschaut...Dummer, dummer, Reitersmann!'  97年英文版連結 (Dame Felicity Lott飾演漢娜)
這是劇中我最喜歡的歌曲之一,尤其是寶塚版的改編比原本的設計更加生動活潑。這首充滿軍歌風格的歌曲是漢娜與丹尼洛在宴會上重逢之後,彼此都無法忘懷當年的誤會而開始一場唇槍舌戰。寶塚版的編曲與舞蹈都完整的呈現這首軍歌所表達的男女之爭,尤其是北翔與咲妃みゆ兩人的對手戲也讓人會心一笑。



第二幕
場景:漢娜巴黎寓所的花園
次日晚上,漢娜在自己的豪宅舉辦一個傳統的龐特維朵拉晚宴,並廣邀賓客。民俗舞蹈與歌唱進行到一半的時候,漢娜中斷表演,開始演唱一個來自想像國度Vilja的歌謠,歌詞描述一個森林仙子愛上凡人的故事,這首詠嘆調浪漫動人,演唱難度極高,是《風流寡婦》中除了「Lippen Schweigen」之外最膾炙人口的曲目。

凪七瑠海真不愧是寶塚美少年,她在《風流寡婦》中雖然只是扮演男配角,但是亮麗的外型完全不輸給北翔,此外她在劇中也必須演唱許多高難度的歌曲,除了卡謬這個角色本身就有的歌曲「Red as the Rose」、「A Highly Respectable Wife」之外,原本由漢娜演唱的重點歌曲「The Song of Vilija」也改為由卡謬演唱,這些歌曲多是情意綿綿、音域寬廣的詠嘆調,不過小七不愧曾跨級演出伊莉莎白,在劇中的表現可圈可點,最後還成功贏得薇拉琪的芳心,讓齊塔大使傷心不已。

小七的扮相真如Viliga國度裡的精靈。
薇拉琪把自己的扇子送給卡謬,上面寫著「我是個令人尊敬的妻子」,以表示自己對丈夫的忠貞。為了躲避卡謬的糾纏,薇拉琪決定促成他與漢娜的婚姻,她開始鼓勵卡謬追求漢娜。薇拉琪與卡謬在小涼亭幽會時,齊塔大使來到園中想探詢卡謬的秘密情人究竟是何方神聖,他從鑰匙孔中窺視,看見薇拉琪在涼亭中。憤怒不已的大使命人打開涼亭,出現的卻是漢娜與卡謬,原來漢娜偷偷從後門進入涼亭,並幫助薇拉琪逃走。為了消除大使的疑心,漢娜宣布要與卡謬結婚,其他人聽聞則為了從眼前溜走的百萬遺產感到遺憾。丹尼洛至此終於發現自己對漢娜舊情難忘,因此憤而離去。

輕歌劇演唱版參考
Song of Vilia-- Karita Mattila 巴黎版連結
Red as the Rose in Maytime--Simon Gallaher演唱連結
"Ja, das Studium der Weiber ist schwer"/Who can tell what the hell women are?
劇中除了兩對主角的愛情故事之外,還穿插了許多陰錯陽差的混亂關係,最後男人們聚在一起抱怨著女人心海底針,這首歌就是描述男人心中的抱怨。




第二幕的高潮是「The Grisette's Song」*
為了慶祝兩人的婚事,漢娜想把自己的花園變成Maxi's酒館來招待同胞,舞台上出現雙層樓房,樓梯後是樂隊正在表演。薇拉琪與數位舞女開始挑著輕佻火熱的舞蹈。
這首歌可說是全劇的高潮,Lehar在劇中插入當時已在巴黎造成流行風潮的康康舞曲,寶塚版更是將其發揮到極致,大腿舞、抬腿、翻跟斗都出現,而且還重複了三次,真是苦了這些小娘役跟小男役了。

*Garisette--17世紀法國用來描述勞工階級女性的詞語,源自法文字根gris,為灰色之意,用來指這些女孩所穿的灰色廉價服飾。後來這個字引申為語帶貶意的描述妖艷動人、挑逗煽情的勞工階級女性。

We are the Lady of the Chorus/The Grisette's Song (英文): 2014年大都會歌劇院 Kelli Ohara演唱版



舞蹈結束後,丹尼羅終於大著膽子向漢娜告白,漢娜也終於承認自己還愛著丹尼羅,只是為了掩護薇拉琪才假意和卡謬訂婚。此時有人找到薇拉琪交給卡謬的扇子,齊塔大使才恍然大悟,相信妻子的忠貞,但是薇拉琪卻決定投向卡謬的懷抱,兩對有情人終成眷屬,全劇至此告終。






第一次注意到みっちゃん(北翔暱稱)的演出是在大空佑飛主演的《Trafalgar》,雖然她的戲份不多,不過在開演合唱中就可以感受到她的氣質與優美的歌聲,但是後來一直沒有聽到她獲得重用的消息。みっちゃん是1998年進入寶塚歌劇團,與她同期的生徒有音月桂、遠野あすか、末涼亞希等人,不過都已退團。

みっちゃん還有一個暱稱叫「北翔艦長」,因為她的父親與哥哥都在日本海上自衛隊服務,因此みっちゃん原本也以成為女性艦長為目標。中學時,導師認為みっちゃん身高符合要求,建議她去參加寶塚入學考試。複試結束之後,沒有任何舞蹈基礎的みっちゃん原本以為自己會落選,沒想到卻以最後一名的成績錄取。進入音樂學校之後,みっちゃん比其他人更加努力練習舞蹈與歌唱,兩年之後以第十名的成績畢業。

進入寶塚劇團之後,みっちゃん陸續在月組、宙組、專科之間演出,雖然並沒有許多演出主角的機會,但是她的才能與努力並沒有被埋沒,在寶塚熬了18年之後,終於成為星組TOP。みっちゃん接任星組TOP的消息傳出之後,許多人都大感意外與反對。認為從許多方面來看,都應該由紅ゆずる接任柚子,小紅外型比較受年輕人歡迎,一直跟在柚子身邊演出累積許多經驗與人氣,早就被多數人視為柚子的接班人。但是這兩年小紅的身體一直不太好,還曾有過休演住院的情況,或許劇團對擔心她接任TOP後無法負擔沉重的演出工作,所以才選擇先讓みっちゃん接任星組TOP。(不過最理想的情況應該是月組的龍真咲退團後由みっちゃん接任,小紅接任星組才對。)或許みっちゃん的外型不若其他TOP一樣年輕帥氣,但是看過みっちゃん在《風流寡婦》的演出之後,就會認同她在歌唱、演技、舞蹈方面,都不遜於其他現任或前任的TOP。

みっちゃん最迷人的地方就是優雅的氣質與溫和的態度,即使是一般觀眾也能感受到她的心意。或許是因為她入學時的成績並不好,因此みっちゃん總是懷著謙虛和善的態度,尤其是在謝幕的時候,みっちゃん還會在行禮時一邊說著「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我從未看過其他TOP如此做過),私底下的みっちゃん也沒有驕縱之氣,連對下級生、劇團職員、清潔婦都會一樣打招呼致意。

這就是みっちゃん最讓我欣賞的地方,很開心她的努力終於得到肯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