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22日 星期日

歌劇魅影 2014 來台演出--論音樂劇在亞洲的發展

今年九月《歌劇魅影》即將再次來台演出,不過這篇不是興高采烈的期待文而是抱怨文。其實我並非討厭韋伯的作品,只是他的《歌劇魅影》從來就不是我的最愛。以前網路購物還不盛行的時候,我常在大眾或光南尋找各種音樂劇的CD或DVD,不過能看到的幾乎都是韋伯或荀伯格的音樂劇如《西貢小姐》、《悲慘世界》等作品。開始看寶塚之後,認識許多日本與歐洲的音樂劇,讓我對於台灣音樂劇發展與認識之狹隘感到非常無奈與感慨。尤其是看到今年《歌劇魅影》的宣傳廣告上寫著「音樂劇之首」,更讓人感到啼笑皆非,難道台灣人對音樂劇的認識就只能限於《歌劇魅影》和電影版的《悲慘世界》嗎?

藝文表演在台灣的發展原本就非常困難,更不用提愛好者只占少部分的音樂劇表演。但是上日本東寶或大阪梅田官網上,就能看到每個月都有不少音樂劇演出,有些是日本原創表演,也有改編自國外音樂劇的版本。Kunze&Levay的作品最近幾年席捲日本與韓國,不過在台灣卻是沒人關注。或許這跟許多台灣人認為音樂劇只適合喜好古典樂的觀眾欣賞有很大的關係,(可能也凸顯在台灣「古典樂」也和「上流享受」或「菁英」這些名詞畫上等號的問題,再看看寬宏訂票系統的票價就知道看一次音樂劇,若是想坐在好點的位置要花多少錢了。)

我認為音樂劇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表演型態,最近在找「莫札特!」的相關資料時,看了金俊秀在韓國的音樂劇演唱會,發現這是一場非常成功的利用演唱會形式來表演音樂劇的演出。金俊秀在韓國版《伊莉莎白》中演出死神的表現受到Levay的青睞,因此決定接著在韓國演出音樂劇的演唱會,由Levay擔任樂團指揮,連Uwe大叔都遠道而來插花演出主教和死神一角,為了符合演唱會的風格,音樂編曲偏向流行搖滾風,不論是舞台設計、服裝、螢幕特效都看得出主辦單位所費不貲,一同演出的其他歌手水準也非常高。不過最令我滿意的是主角金俊秀的聲音,其實聽過日本和德國版「Mozart!」之後,我一直覺得年輕一代的音樂劇歌手如井上芳雄和Rasmus Borkowski的演唱方式就是在高音時憋著嗓子演唱,因此歌聲總是非常尖銳,不是我很喜歡的演唱方式。不過以流行歌手出道的金俊秀的歌聲在高音也表現得非常溫潤柔軟,他的表演時而動感、時而稚氣,也把莫札特的魅力發揮的淋漓盡致。
(作為一個非常「抗韓」的觀眾來說,這應該是我第一次如此稱讚韓國歌手了。)

金俊秀《莫札特!》

金俊秀《莫札特!》


金俊秀、Levay、Uwe Kröger--看這次的演唱會就知道Levay對金俊秀的器重,不但親自到韓國擔任指揮、幫他寫歌,還邀請第一任死神,目前在德國也很受歡迎的Uwe Kröger共同演出。

其實改編外國音樂劇並非寶塚獨有的特色,日本的「劇團四季」就是專門以改編百老匯音樂劇演出的劇團,以日劇《半澤直樹》打出知名度的石丸幹二(淺野支店長)就是出身於「劇團四季」,他也曾在東寶版《伊莉莎白》中和OSA合作演出,最近的演出是和花總まり合演的《基督山伯爵》。看了金俊秀的音樂劇演唱會之後,更讓我深深感到音樂劇在外國發展的可能性與廣度,光是一次音樂劇就可以發現裡面臥虎藏龍,每個歌手從莫札特之父、伯爵夫人到康絲坦斯的演唱水準都很高,而韓國歌手在爆發力在這方面又比日本音樂劇的歌手高,這是他們的優勢之一。

石丸幹二 《半澤直樹》--好奸邪的小人啊~!

石丸幹二《基督山伯爵》

石丸幹二、Osa  《伊莉莎白》訪談
Osa  《伊莉莎白》訪談--跟文章沒關係還是硬要貼,誰叫OSA笑得太可愛了呢。

石丸幹二、Asako 《伊莉莎白》
 仔細想想,或許音樂劇在台灣發展性不高,除了音樂劇類型令人望而生畏之外,「寶塚」這個名號也已經在許多人心中建立了某種刻板印象,如「寶塚都是日本歐巴桑在看的~」、「喜歡寶塚的人都很怪~(不是喜歡cosplay就是lesbian)」,不過在我的眼中看來,寶塚歌劇團在日本的成立,對於音樂劇在日本的發展與影響甚鉅。尤其是寶塚版《伊莉莎白》的改編版建立與原版不同的詮釋方法,甚至進而再次影響歐洲版的演出方式。今年是寶塚百年紀念,花組也即將在睽違多年之後再次演出這部經典鉅作,想到小池先生與其他寶塚團員第一次決定要在日本演出Levay&Kunze的作品時,特別到奧地利拜訪原作的兩人,並且花費了很長的時間與精力說服他們,尤其是寶塚以女性扮演男役的特色讓他們感到無法接受,認為在表演與歌唱上的困難度太高。不過經過長期的溝通之後,楊淑美老師也特別到歐洲解釋團員實際的歌唱方式與表演歌曲改編後的成果,最後終於成功說服兩人答應由寶塚演出自己改編的版本。即使如此,在演出前,小池老師還是遭到歐洲來的記者們強力的質疑,認為只有女性的劇團無法演出如此浩大的作品。不過事實是寶塚的演出獲得多數好評。或許是這次合作十分愉快,因此Kunze&Levay才願意持續在亞洲發展,去年開始他們還選擇日本為作品「Lady Bess」的首演國。

我想這才是一個願意自己努力發展某種文化的國家或團體應該有的表現,相較於《歌劇魅影》打著世界音樂劇之首與撼動人心的特效的名號來台灣演出的時候,並且用極高的票價來凸顯觀眾的「特殊性」時,我只是在想著,台灣何時才能跳出某種狹隘、自我設限的思考與行為模式,去接受各種來自不同國家的文化與藝術。

(每次寫文章都覺得自己是個龜毛的人,總是這個不好那個不對。可能還是對於歐洲音樂劇極少來台灣表演感到失望吧,罵完之後還是只能乖乖去訂機票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