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北翔海莉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北翔海莉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7年5月3日 星期三

台灣也有ズンドコ節


小唄為日本傳統小調名稱,流行於江戶末期(1850年代)的東京。1920年代,隨著留聲機從美國傳入日本,以傳統民謠為基礎改編而成的新民謠與小唄流行歌也開始受到日本年輕人的歡迎,其中唱片銷售量最高的就是小唄勝太郎演唱的「東京音頭」與「島之娘」。小唄和傳統舞蹈結合成為「盆踊り」,在1930年代的夏日夜晚經常能看到年輕男女隨著留聲機中撥放的小唄流行歌曼妙起舞,成為當時日本的新興大眾文化之一。這個文化後來也影響南方的殖民地台灣,小唄流行歌也成為影響台語流行歌的發展的重要元素。

海軍小唄(ズンドコ節)



1920年代在日本興起的新民謠運動也影響了台灣。林良哲在《台灣流行音樂日治時代誌》中將台灣流行歌曲分為兩種,一種是日本政府配合本國流行的新民謠而在台灣推廣的日本歌曲,作曲、作詞者和演唱者皆為日本人,在台灣社會只有受過日本教育的上層階級才能理解。另一種則是以台語為歌詞、帶有台灣民謠調性的台灣流行歌曲。第二類歌曲受到基層台灣人民的歡迎,但是在皇民化運動開始與中日戰爭爆發之後,因為政治因素而逐漸被第一種歌曲取代。

小唄勝太郎-東京音頭


然而很可惜的是林良哲並未在書中提到另一種流行於1950-70年代的台語流行歌曲類型混血歌曲。顧名思義,這一類歌曲是將一種語言的歌曲配上另一種語言的歌詞創作而成。混血歌曲的出現與流行有幾個解釋:政治與經濟因素。從經濟層面來看,當時的唱片公司為了節省成本,將外國歌曲譜上中文歌詞出版,卻造成本土創作人才苦無發展天地的問題。從政治層面來看,當時台灣社會正值228屠殺之後與白色恐怖時期,多數政治敏感的台語歌曲皆被列為禁歌,中華民國歧視性的語言政策造成台語、台語歌曲皆被嚴重打壓並汙名化,導致台語在台灣世代形成斷裂。當時的台語歌曲多為充滿哀愁詩意的情歌,或是內容言不及義,暗示作詞者在當時國民政府高壓統治下處處受到限制的創作環境。

出生於1928年的歌手文夏曾經改編過300多首日文歌曲,其中這首「真快樂」就是改編自日本小唄ズンドコ節。當時文夏也曾因為改編多首日本歌曲而飽受抨擊。看過許多有關混血歌謠的介紹之後,我不禁想問,在那段白色恐怖的年代,為什麼日文歌曲依舊如此流行?房慧真寫過一篇專訪文夏的文章,透過了解文夏的生平,就能理解生活在白色恐怖年代的台灣音樂家所面臨的困境,以及混血歌謠產生的原因。

文夏於1928年出生於台南,十幾歲時跟著叔叔到日本學聲樂與作曲,雖然三年後就回台灣學商,但是他的音樂之路卻沒有因此中斷。1950-60年代為文夏的創作顛峰期,但是他的許多歌曲卻因為各種政治原因而被政府查禁,如〈媽媽我也真勇健〉、〈媽媽請你也保重〉就因為「思鄉情怯,擾亂軍心,減損士氣,阿兵哥不能想媽媽」這個原因而被查禁三十年。當時文夏被禁的歌曲就有99首之多,可以看出台語音樂家在面臨政治、經濟雙重打壓之下有志難伸的狀況。除了查禁有政治敏感的歌曲之外,當時的「國」語推行政策也對台語歌曲的推廣非常不利。1962年台視開播,但是能上節目演出的只有華語歌手,1976年新聞局「廣播電視法」更規定各電視、電台每天只能播出兩首台語歌,不只是台語歌謠在這個階段進入黑暗期,所謂的「國」語推行政策更造成台灣人的世代斷層、台語被嚴重污名化、並成為瀕危語言之一。因此有些學者認為混血歌謠是透過將日本歌曲台灣化的過程來滿足台灣人在白色恐怖時期的苦悶,並重新串連台日情感。

                  為何《媽媽請你也保重》被禁長達30年?   http://www.storm.mg/lifestyle/213378
                  
                    文夏《真快樂》改編自ズンドコ節

                
                         葉啟田《真快樂》


ズンドコ節在日本的發展雖然經過不同作曲家的改寫,但是日本民謠的旋律與傳統卻因此得以保留,並成為日本人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相較之下,從混血民謠在台灣的流行可以看出殖民統治與白色恐怖對台灣的語言文化產生的重大影響。在白色恐怖時期,也只有像《真快樂》這種膚淺而言不及義的歌曲才能逃過被查禁的命運。

                             ズンドコ節源流與發展介紹

據說ズンドコ節最初是在中日戰爭爆發之前,一個出身於福岡門司區的的大學生MK所寫的曲子「海軍小唄」,當時的日本政府已經在為戰爭進行準備,一般市民也感受到山雨欲來之前的微妙氣氛。中日開戰之後,還是學生的MK立刻被日本陸軍徵招到滿州參與戰爭。在加入陸軍之前,MK已經在日本海軍接受飛行員的訓練(予科練)。原本打算成為日本海軍飛行員的MK,後來則被派到陸軍服役,「海軍小唄」就是描述MK在海軍預備訓練時認識的朋友的心情。當時的日本海軍比陸軍開放,也不像陸軍一樣充滿面臨戰爭的緊張感,因此「海軍小唄」才能很快地受到海軍軍人的喜愛。「海軍小唄」的旋律來自日本原住民的音樂,在戰前是漁夫、礦工時常吟唱的曲調,原本只是一段簡單的旋律,但是經過MK的改編,呈現當時年輕人離開戀人從軍的苦悶心境。當時的MK其實已經有個交往對象,但是對方是個千金大小姐,和MK生活在天差地遠的世界。最後MK在無法得知對方的心意之下,前往中國的戰場,年僅24歲就戰死沙場。

中日戰爭結束後不久,田端義夫把海軍小唄的旋律配上當時流行的boogie rhythm,並加上吉他伴奏,用「ズンドコ節(街の伊達男)」的名字重新發行。「ズン ズンズン ズンドコ」

街の伊達男

1951—安城美智子・鈴村一郎 東京ズンドコ節


可以發現一直到小林旭之前,ズンドコ節其實都是遵循海軍小唄的編曲模式,ズンドコ只是在每段歌曲結束時吟唱的歌詞。一直到1960年代,小林旭才重新編曲,在每段歌詞之前加上「ズン ズンズン ズンドコ」的旋律,充滿搖滾風格的編曲也讓這首歌充滿輕鬆活潑的氣氛。

1960—小林旭 のズンドコ節

1969—ドリフのズンドコ節
在小林旭的唱片發行9年之後,日本搞笑男子樂團「漂流者」(ザ・ドリフターズ)再次改編ズンドコ節,這次則是用R&B的合唱方式來呈現。


2002-- きよしのズンドコ節

2002年,日本演歌王子氷川きよし推出以「きよしのズンドコ節」為主打歌的專輯。將小林旭以後出現的「ズン ズンズン ズンドコ」副歌與海軍小唄的主旋律結合,把第三、四段的歌詞大意改成思念故鄉的母親,並用演歌的方式重新詮釋這首歌曲。這張專輯一推出就登上Oricon當週排行榜第五名,從2002年開始,日本各地的盆踊り都會用冰川演唱的版本當配樂。

きよしのズンドコ節/氷川きよし


從中日戰爭前的日本民謠到20世紀的現代,ズンドコ節已經成為日本社會人人耳熟能詳的歌曲。從幼稚園的成果發表到老人運動,從夏日的盆踊り到新年的紅白歌唱大賽上都能聽到這首輕快有趣的歌曲。在卡通版的小叮噹中也出現一首技安演唱的ズンドコ,女星櫻井日奈子為房地產代言演出的廣告「いい部屋ネット」中也唱了一小段ズンドコ。ジャニーズWEST也曾唱過一首充滿J-POP風格的「ズンドコパラダイス」。除了盆踊り之外,ズンドコ節的節奏也非常適合作為體操配樂,NHK也出過ズンドコ節的體操教學影片,在夏日的夜晚隨著ズンドコ節起舞也成為日本公園的夏季風物詩。

技安的ズンドコ

「いい部屋ネット」廣告


THE MUSIC DAY ジャニーズWEST ズンドコパラダイス


盆踊り・東京音頭2012年版

深入了解ズンドコ節的歷史之後,才發現蜜醬在第一首個人專輯選擇改編這首歌曲真的是非常聰明的選擇。在蜜醬的版本中,將歌曲改由充滿流行感的電音伴奏,保留「ズン ズンズン ズンドコ」副歌的部分,然後把海軍小唄的部分改成自己寫的rap歌詞,讓這首流行於昭和年代、充滿演歌風味的歌曲搖身一變成為年輕人也想隨之起舞的動感歌曲。不過編曲中還是保留了蜜醬最擅長的三味線演出,也運用一些歌舞伎中有趣的橋段,在MV中,蜜醬和舞者也穿上祭典時常見的「法被」,成功的完成橫跨傳統與現代的結合。當然這首稱為みちこのズンドコ還是充滿了濃濃的蜜醬風,除了蜜醬的七色音和生動的演技之外,MV的搞笑動畫與無俚頭的歌詞都讓我看的捧腹大笑。這首介紹日本所有縣市的歌曲更成為蜜醬全國巡演的最好宣傳,蜜醬甚至在東京開了舞蹈教學班讓大家學習這首歌曲,希望能在日本捲起另一股みちこのズンドコ旋風。



2016年11月22日 星期二

北翔海莉再見特集(四) 再會了!20世紀入團的最後一個TOP—送給永遠的北翔艦長

前言

看完「櫻華亂舞」台北中繼的第二天,雖然前天半夜就接到蜜醬成立新公司自立的消息,也知道會有12月的聖誕茶會和3月的音樂會,但是想到沒有蜜醬的寶塚,還是不禁非常感傷,或許這就是每個寶塚支持者必經的歷程。之前喜歡OSA的時候,她已經是OG了,但是從看她的寶塚作品到退團後的演出,還是需要很長的時間適應。同時退團後雖然會有更多的表演空間與自由,但是寶塚劇團特有的音樂、服裝、表演形式、男役與娘役之間的恩愛關係和禁慾感都是在外面無法看到的演出。我不禁想建議每個喜歡寶塚的支持者,不論自己喜歡的生徒番位是高是低,也不論她是否能上TOP,真的要非常非常非常珍惜她們在團的時間,有機會的話,只怕是一次也好,到日本去看她的現場表演,買她的DVD或周邊商品支持她,或是去看台灣的直播也好,不用找假想敵來攻擊,也不需要和其他支持者競爭,這些都是沒有意義的行為。與其做這些事情,不如好好珍惜生徒每一次的演出機會,這些經驗未來都會在自己的心中成為無法取代的回憶。

所以~恩,繼蜜醬退團之後,我也想好自己要繼續支持的生徒。雖然蜜醬絕對是無法取代的存在,但是能繼續支持自己喜歡的生徒,體驗寶塚的美好,也是件非常美妙的事情。

之前看了三場櫻華--寶大千秋、參加東寶茶會又看了兩次,從第一次看寶大千秋時的感傷,到對岡田老師和小紅充滿感謝,一直到今天,我一直以為會在中繼的時候哭得很慘,但是沒想到有好多地方讓我開心的笑了。

想到去年蜜醬剛上TOP的時候,我想到她一方面要承受柚子繼任者的壓力,一方面又要應付某些飯的偏激批評,又擔心星組子是否能夠接受她的帶領,也怕G&D票房不好,所以特別到東京看了前樂和千秋樂,結果證明去得非常值得。

一直記得蜜醬在2016Revue裡面被問到成為TOP之後的目標是什麼,蜜醬說她希望能把自己在寶塚所學到的經驗傳承下去。現在想起來,當時她就已經決定只演三部大劇場公演,同時也把自己的角色定位成過渡期的TOP。雖然許多人(包括劇團在內)認為她的外型無法吸引寶塚想要拓展的年輕客群。然而蜜醬十八年來從跟隨過的TOP身上學到的經驗,卻是無可取代也不該消失的寶塚傳統。

首先,身為TOP應該有所自覺,蜜醬雖然疼愛風醬,但是也經常嚴厲的告誡她要有身為娘役TOP的覺悟。而蜜醬自己更是以身做則,她在星組的存在一直讓我想到MAYU醬在花組時兩人合作演出的O11。就像Mayu一樣,蜜醬也是一個沉穩可靠、實力堅強的Top。除了實力與經驗之外,蜜醬也很注意調適自己的體能與保養身體,以求每次演出都能盡善盡美。有這樣的Top負責演唱或耍帥支撐大局,下級生就能安心自在的發揮自己的勢力與演技。

再者,蜜醬接受訪談時總是提到身為寶塚生徒,除了每天精進自己的技藝之外,在人品方面,也要重視「品格、品性、品質」的修養。這點蜜醬也做得非常好。記得我第一次對蜜醬留下深刻的印象,除了她美妙的歌聲只外,就是她是第一個我看到在謝幕時,即使音樂節奏非常快速,但還是會用嘴形說著謝謝的生徒。除了對支持者的關心之外,她對劇場內的每個員工都非常有禮貌,進出樂屋的時候總是一個個打招呼致意,每次致辭的時候也總是不忘感謝他們。蜜醬提醒我們,一部戲的完成不止是靠一個生徒或TOP就能完成,而是靠無數的工作人員、服裝設計、燈光師、舞臺裝置負責人合作完成,甚至剪票員或打掃清潔的員工、在外面指揮交通的警衛都是不可或缺的存在,沒有他們就無法讓寶塚的一切運作順暢。當我們在劇場欣賞夢幻般的戲劇時,也不能忘記舞臺上的每個生徒和其他人的付出。即使實力堅強也要不斷力求進步,即使擁有很多人的疼愛與支持,也不能忽視其他人的幫助與付出。這是蜜醬要教給我們的寶塚傳統,也是她自己的人生座右銘,也是我最欣賞她的地方。

的確,在寶塚奮鬥18年才成為TOP的蜜醬的確在各方面的資歷與能力都很平均,然而在寶塚力圖年輕化的過程中,她一直沒有得到上TOP的機會。許多人批評的是她的外型與打扮充滿昭和風味,無法滿足現代年輕人的喜好。然而從不畏懼挑戰的蜜醬卻擁有自己的特殊魅力,自從成為Top之後,從迪士尼歌曲到輕歌劇,經過60年代的流行音樂會再到時代劇,蜜醬吸引的觀眾年齡層非常廣,甚至還有中年男子這類在塚飯族群中很少出現的存在。

這次蜜醬退團,雖然很可惜我只能在台北看現場直播,但是從寶大退團千秋樂的感傷、茶會觀劇被劇情感動,一直到東寶千秋樂的時候,或許是因為看直播無法感受現場的感動,也或許是因為已經看了三次櫻華,因此我反而能跳脫劇情的影響與身為支持者的個人情感,以一個比較客觀而中立的角度來看千秋樂的演出。然而從一開始我就開心的笑著,因為我可以感受到星組每個下級生都拚盡全力的演出,我看到的是一個凝聚著極強的向心力的星組,我看到小紅的歌聲與演技都有十足的進步,我看到七海展現過去不曾被注意的英挺帥氣,我看到Makoto以優秀的舞技與歌聲穩定的進步著,我看到所有的星組成員都有著同樣的目標:在寶塚百年難得一見的明星柚子離開之後,經過蜜醬的帶領,星組重新找到努力的方向與自信,經過蜜醬帶來的七色光彩的洗禮之後,他們將會帶著前輩留下來的教誨與經驗繼續往前邁進。想到這裡,我不禁想對蜜醬大聲鼓掌。除了千秋樂中的戲劇表演與歌唱方面的優秀表現之外,我認為蜜醬完美的完成劇團交付給她的重責大任,也替自己的寶塚人生寫下完美的句點,不論是身為一個Entertainer或是寶塚生徒,她的表現都非常優異,在她決定接任星組TOP的時候,我從沒想過會有這樣的結果,我為這樣的蜜醬感到非常光榮。這也要非常感謝過去一直照顧她的老師、上級生,和一直支持她的好友,因為有他們的指導與經驗傳承,才能有現在如此優秀的蜜醬。而蜜醬也沒有愧對長輩過去的指導,不吝惜地將自己的經驗傳承給星組的下級生,這就是寶塚應有的傳統。



2016年11月14日 星期一

北翔海莉再見特集(二)最了解蜜醬的小池老師

蜜醬曾在就任TOPLong Interview中提到演出Casablanca的角色時被小池老師嚴厲苛責的事情,除了宙組時期之外,即使到了專科,和花組合作演出《伊麗莎白》的時候也在排演時被訓斥得很慘,因此蜜醬每次提到小池老師總是面有難色。

其實我非常欣賞小池老師的創作功力,不論是音樂劇或音樂會的設計都很有水準,一直很遺憾蜜醬無法演出他的作品,也很好奇他心裡對於蜜醬的真實感受,所以一拿到歌劇馬上就在電車上讀著他寫給蜜醬的話。沒想到小池老師寫的篇幅占了近兩面,比岡田老師和齋藤老師還多呢!讀完之後覺得非常感動,也似乎能夠理解小池老師的想法和苦心。

以下略譯:《歌劇》201611月號

Bon Voyage! (一路順風!)

蜜醬的初舞台就是在我的作品「エクスカリバー」做開場致詞(こう じょう口上),並參加新人公演的演出。之後又在研二的新人公演時,飾演霧矢大夢的角色,以生動活潑的演技詮釋年輕有為的三人組中的一人。之後的合作就是在《薔薇的封印》時,邀請蜜醬飾演柏林的流浪漢。當時我想在真實的呈現滿身汙穢的角色的同時也賦予這個角色幽默的個性。蜜醬給我的印象非常柔軟,所以才決定在她身上賭一把。我認為這個流浪漢的角色非常特別,或許因此產生一種新類型的男役的可能性非常高。蜜醬在新人公演中飾演吸血鬼Francis,這個角色和細長的眼妝搭配,展現出和流浪漢完全不同的神秘性,讓我難以想像這是同一個演員飾演的角色,蜜醬的表現讓我印象深刻。《薔薇的封印》有許多特別為擅長舞蹈的首席男役紫吹淳而設計的舞蹈,蜜醬都能完美無缺的跳完。只可惜隔年月組《伊莉莎白》上演的時候,蜜醬已經升上研八,無法參與新人公演,如果能在《伊莉莎白》中展現她卓越的歌唱力的話,蜜醬應該會走上完全不同的寶塚人生。

蜜醬進入宙組之後,在Bow Hall劇場主演許多不同的角色,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雨に唄えば裡的Lina。當時蜜醬是個正在嶄露頭角的二枚目(指日本戲劇中的美男子),但是在詮釋這個角色的時候卻不流於宴會中的餘興節目這般低俗,反而在角色詮釋上表現出正統喜劇演員的特質。從此以後,蜜醬以演員的身分,逐漸展現自己的才能,並持續培養自己的實力。大約五年之後,我們在《Casablanca》這部作品中再度合作,蜜醬飾演的Runo在原本的電影中是個僅次於主角的有趣角色,不過這個角色的韻味在於由充滿個性的演技派詮釋出讓人無法一眼看穿的老頭,同時作為實力派的大空佑飛的對手,飾演Runo這個角色的演員更必須有足夠的男子氣概和大空抗衡。當時我很煩惱是否要選擇讓專科生飾演這個角色。不論是選擇「經驗豐富的配角」(指專科生)或「充滿個性的明星」(指一般生徒)都會影響作品的風格,我思考了很久,最後決定在北翔飾演的警察身上賭一把,這是從流浪漢的角色以來第二次在她身上下賭注,結果是我(和蜜醬)的勝利。

蜜醬進入專科之後,由於花組的正二番不在,因此才能夠邀請蜜醬一起演出《Ocean’s Eleven》這部作品。蜜醬自己也很受歡迎(ひっぱり凧)因此彼此的行程經常無法配合。即使如此,我還是任性的要求蜜醬來演出《眠らない男ナポレオン》的タレーラン和《伊莉莎白》中的Franzタレーラン擁有極端的個性,飾演Franz則需要極佳的演技。

《伊莉莎白》的東京公演排練時,覺得蜜醬演得太好了?但是我卻發現她的演技流露出一種習慣,因此特別嚴厲的要她注意。雖然蜜醬擁有非常多的才藝,但是不知道她什麼時候必須負起一組的責任(這裡指成為TOP),多才多藝反而可能成為她的絆腳石。綜觀寶塚歷史,笨拙的首席男役多的是。好好鑽研、彌補自己不足的部分,才能展現魅力。即使是多才多藝的實力派,如果不用盡心力的話,就無法在舞台上嶄露光芒。

但是事實證明我只是杞人憂天,成為首席男役後的蜜醬如魚得水,每個角色都能順利自在的詮釋。與其說她是前所未聞、打破常規的明星,不如說她是個端正優雅的明星,而這份優雅則是透過收斂起自己的多才多藝而完成的「正統派男役」風采。

蜜醬,辛苦你了!咦?你不累?原來是這樣,請好好運用那份不知疲倦的好奇心與精力,下一次的航行,就以「發現新的自我」為目標往新的海域出發吧。

Bon Voyage!


感想:
看完小池老師的文章後,開始可以了解身為劇作家在設定劇本和選角時必須做的各種考量。小池老師不論是在寶塚或日本音樂劇界都有很優秀的表現,可以理解他在選角時也必須考慮到演員風格對整部作品的影響。

這篇的標題訂為「最理解蜜醬的小池老師」,是因為我認為小池老師非常了解身為正統寶塚男役應該有的特質。蜜醬的寶塚之路走得坎坷,其實除了她的出身背景與進入音樂學校才開始急起直追以外,大概也和她那種喜愛搞笑的表演風格有很大的關係。與那些善於耍帥擺酷、適合演二枚目的生徒比起來,蜜醬更享受在舞台上把歡笑帶給大家的感覺,也因此她總是說自己是「二點五枚目」。可以想像,蜜醬的這種風格與寶塚劇團對正統男役的要求與期待並不那麼符合,或許就是因為如此,劇團讓蜜醬到專科反而更能自在的發揮她的專長與喜好。

一開始聽到蜜醬轉述小池老師責備她的話時,都會覺得他的要求太過嚴格。但是我卻認為小池老師身為一個經驗豐富的劇作家,其實也點出蜜醬在表演方式上的一些問題,加上他看過太多TOP的演出,也將蜜醬視為未來可能接任TOP的人選,這樣的要求也是希望她能專注於扮演好首席男役這樣的角色。

我很欣賞小池老師最後的評語,某些新聞用「庶民化」來描述蜜醬的演出,這樣的形容詞似乎與寶塚一直以來的形象不符。但是小池老師的評論寫得非常好,蜜醬從入團以來都是個非常優秀而特別的寶塚男役,正是因為過去已經累積了足夠的技藝與經驗,才能如此收放自如的專注於詮釋首席男役的魅力。也是過去的這些歷練,讓蜜醬培養出不斷努力向上的個性與想法,同時她也將這樣的想法傳達給星組的下級生。和風醬合作的時候,她常提醒風醬要有身為首席娘役的自覺,去看《櫻華亂舞》新人公演的時候,開演前她溫暖的鼓勵著天野,但是結束後她卻對天野說:「我不需要普通的半次郎,以天野你的能力可以演得更好!」雖然總是以溫暖的笑容來感動大家,但是身為演員的蜜醬對自己的工作卻毫不懈怠。小池老師最後的祝福非常符合蜜醬的個性,這篇文章也代表他終於認同蜜醬的努力與成果。